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,缅甸发生7.9级地震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据缅甸官方4月11日晚公布的最新数据,此次地震已造成该国3689人死亡、5020人受伤,另有139人失踪。
中缅人民胞波情谊深厚,两国是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。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于29日14时启动商业航天专业委员会工作机制,第一时间组织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、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、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、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、武汉云成卫星科技有限公司、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、北京四象爱数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、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苏州吉天星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成员单位对震中附近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、缅甸首都内比都等重点区域编制应急成像任务。与此同时,中心还与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(OCHA)、联合国训练研究所(UNITAR)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沟通,及时指导各成员单位向卫星准确注入指令,全力抢抓72小时黄金救援期数据获取的持续、快捷和精确。
截至4月2日,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共获取吉林一号、北京三号、宏图一号、四象AS01星、中科卫星、珠海一号、巢湖一号、涪城一号、神启号、武汉一号、四维高景三号01星等16颗商业卫星的632景数据,为助力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开展缅甸地震灾害造成的房屋、道路、桥梁等基础设施损坏情况评估,支撑中国救援队现场救援工作提供了坚实数据保障。
此次援助行动是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商业航天专业委员会2024年成立以来在防灾减灾领域开展联合响应的首次尝试,充分展现了国产商业卫星的强大实力和综合竞争力,凸显了我国商业航天技术的深厚积累和卓越创新能力,进一步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商业航天能力的认可和信任。同时,它也为我国商业航天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国际合作经验,为未来参与更多国际救援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未来,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、互利共赢的原则,加强与国内通信、导航和遥感商业航天机构的交流合作,共同推动商业航天技术在防灾减灾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。

图1 缅甸曼德勒地区受灾前后光学卫星图像
(数据来源:吉林一号)

图2 缅甸曼德勒地区受灾前后光学卫星图像
(数据来源:四维高景三号01星(左图)、四维高景一号01星(右图))

图3 缅甸曼德勒地区灾后光学卫星图像
(数据来源:北京三号)

图4 缅甸曼德勒地区灾后光学卫星图像
(数据来源:中科卫星)

图5 缅甸曼德勒地区受灾前后高光谱卫星图像
(数据来源:珠海一号)

图6 缅甸曼德勒地区灾后雷达卫星图像
(数据来源:四象AS01星)

图7 缅甸曼德勒地区受灾后雷达卫星图像
(数据来源:宏图一号)

图8 缅甸曼德勒地区灾后雷达卫星图像
(数据来源:巢湖一号)